图书馆 OA系统 邮箱 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 正文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生理性支抗矫治 让错牙合治疗更轻松

浏览次数:
字号:
+-14

以下文章转载自《健康报》 医视野·学术 2021年4月14日版


恒牙期错牙合畸形在中国的患病率约为72%,严重的错牙合畸形不但损害健康,而且影响面部美观,降低个体自信,因而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要接受牙齿矫治。由我国学者研发的生理性支抗Spee弓矫治系统(PASS)巧妙借助了青少年发育特点,不仅能达到更适合我国患者的矫治效果,而且简化了矫治过程,降低了矫治难度,能让更多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坚持到最美的那一刻。

这项研究成果在今年获得了“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为保存青少年支抗储备,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的研究团队在上第一磨牙(最常用的支抗磨牙)设计了一个-25°的细圆管,和一个-7°的粗方管,两管在前方交叉,因此被称之为交叉颊面管(XBT 颊管)。它区别于国际上所有颊管都是平行排列的设计方案,是基于生理性支抗理念设计开发的矫治器之一。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

主任医师许天民

错牙合畸形是口腔三大疾病之一,矫治器是治疗错牙合畸形的工具,然而目前国内主流的直丝弓矫治器源于北美,虽然对直面型的白种人效果不错,但对于面形突、颌骨较小、牙齿更加拥挤的中国人,暴露出了很多不足。尤其是在拔牙矫治病例中,往往需要患者坚持佩戴口外弓,或者医生用打骨钉的方法,才能达到面形改善的效果。这个问题现在终于有了更简洁的解决方案。

 

错牙合矫治中的“后倾”难题

 

错牙合畸形的矫治过程是借助外力,将牙齿移动到最符合口腔功能、美观、健康、稳定的生理位置。在矫治过程中,能够帮助我们抵抗矫治力反作用力的结构称为“支抗”,它可以是牙齿、牙弓、口唇肌肉或颅面骨骼等。因此支抗是正畸移动牙齿的基石,而生理状态下的矫治支抗设计与实施则是健康矫治的保障。

在错牙合畸形的矫治中,不少患者需要“先拔牙再闭合”的过程实现牙列整齐。这个“再闭合”的过程并不是想象中直接把前后牙拉向中间靠拢那么简单,它需要经历解除拥挤、排齐牙齿,整平牙弓,最后才是内收前牙、关闭间隙三个阶段。

在错牙合畸形的经典治疗方法中,治疗前两个阶段有一个重要任务是把缺口后方的磨牙推到后倾状态,再用这个后倾的后牙作支抗去拉前牙向后移动。这个支抗理论体系被称为Tweed 支抗预备,类似于拔河比赛中,选手先做好后倾预备动作,而后借助后倾的力量拉动对方。

为了使磨牙后倾,以往医生们会选择口外弓,一个需要患者每晚自己戴用的装置。但在青少年矫治患者的实际应用中,只有不到7 成的人能坚持使用,直接影响了矫治效果。于是正畸医生又发明了打骨钉的方法,尽管不再依赖患者配合了,但它是一种侵入性的治疗方式,而且会因支抗太强而对被拉的牙齿造成一定的健康隐患。

 

“违背牛顿力学原理”的结论

 

1997 年,我们引进美国MBT直丝弓技术时开展了一项历时十多年的前瞻性随机临床对照研究:在北大正畸科门诊的初诊病例中筛选出64 名需要最大支抗控制的患者,按照MBT技术提出的一步法关闭间隙和传统的两步法关闭间隙进行随机分组,所有患者都佩戴口外弓支抗。

矫治完成后,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两种关闭间隙的方法对支抗后牙前移量的影响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合并后的平均支抗丢失量远大于最大支抗定义的磨牙前移量!更出乎意料的是支抗丢失量与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我们原以为口外弓支抗可以让磨牙向前移动的量不超过2 毫米,而实际上它们向前挪了更多,且这种差距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这一发现2010 年在正畸学最权威的AJODO(美国正畸学杂志)杂志发表后,立即在正畸领域引发了争议,部分正畸医生认为我们的结论违背了牛顿力学原理。

应主编要求,我们对读者的反馈做出了如下回复:正畸学和牛顿力学虽然都跟力打交道,但力作用的对象是截然不同的,正畸力引起的变化不仅与力本身相关,而且与受力个体的生理特征有关。从此,我们课题组开始了生理性支抗控制的研究,才有了后来的生理性支抗矫治器。

 

生理性支抗是天然“帮手”

 

为了更好解读我们的发现,团队开始研究颅面生长发育对支抗磨牙移动量的影响。最终发现,随着下颌骨的生长发育,上磨牙会不断前倾,上磨牙在平均两年的生长过程中可以前移2mm 左右,与矫正器机械力造成的支抗磨牙前移量在一个数量级。正畸医生把拔牙矫治病例治疗过程中测量出来的磨牙总前移量叫做支抗丢失量,并认定这个量是由矫正器内收前牙时的反作用力造成的,而生长发育研究却提示我们即使没有矫治力,磨牙也会因为某种生理力而前移,这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的前瞻性随机临床实验发现的支抗丢失量比国内外教科书上定义的要大,而且与年龄性别相关。

因此,我们提出支抗丢失量实际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由于矫治器带来的机械性支抗丢失;而另一部分是由于生理发育造成的,我们称之为生理性支抗丢失。

既然上磨牙随着下颌骨的生长发育逐渐前倾代偿,就意味着对于下颌骨生长发育尚未完成或下颌骨发育不足的患者,上磨牙会处于相对后倾的角度,这正是我们想要的支抗预备好的状态!因此,如果能在正畸治疗前两个阶段维持磨牙的后倾角度,那么到第三期内收前牙关闭间隙的阶段,就可以提供足够的支抗。

经典的支抗预备是用口外力推出来的,而生理性支抗控制的支抗储备是青少年原本就有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改进矫正器设计来保存住这个天然的支抗储备,然后把它用在治疗最

后阶段。

 

让理论形成系统转化到临床

 

为了在矫治中维持住宝贵的生理性支抗,我们经过精确计算和推演后,在上第一磨牙(最常用的支抗磨牙)设计了交叉颊面管(XBT 颊管)。以此为核心技术,开发的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可以让95%以上的患者不再需要传统的口外弓或种植钉支抗,减少了对患者配合度的依赖,并能减少前牙过度内收可能导致的骨开窗、骨开裂及根吸收等不良健康隐患。

此外,我们团队还设计了能够让医生灵活调节不同牙位摩擦力和矫治力的多水平低摩擦托槽;能借助舌肌力量帮助矫治错牙合畸形的装置——舌力介导器(TAP)。以上硬件装置

获得多项美国及中国发明专利。

随着理论系统的深入研究和矫治器械的不断研发,我们最终建立了生理性支抗控制系统(PASS系统)。由于不再只关注施力方——矫正器的机械力,而是同时关注受力方——口颌系统自身的生理力的交互作用,所以我们称之为系统,而不是简单的矫正器。

视角的转变带来的是支抗控制理念的转变和技术的更新,PASS 系统使得错牙合畸形的矫正变得更加省力,高效,患者体验更舒适,治疗效果更好。有助于我国正畸医师、尤其是基层正畸医师完成大部分常见的牙颌畸形的治疗。同时,我们团队也积极将这一系统推广给国际同行,从2010 年推出以来已经6 次被国际正畸界影响力最大的美国正畸学会年会邀请大会发言,受到世界上最大的科技文献出版社Springer 邀请完成《生理支抗控制——一种新的正畸概念及其临床应用》英文专著的出版,也应邀赴美国、英国、希腊、新加坡、日本、泰国等进行演讲或举办培训班。


210414 健康报6版-医视野-生理性支抗矫治 让错合治疗更轻松.pdf